虾蟹混养模式
虾蟹生态混养模式,即虾蟹共作,是在同一口塘中同时养殖小龙虾和河蟹的养殖模式。
小龙虾与河蟹都是淡水甲壳动物,他们的习性、食性、活动环境具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对养殖环境的水质和底质的要求相似。
虾蟹混养的主要措施是时间分隔,小龙虾养殖时间是在8月至次年的6月,河蟹养殖时间是3月至11月,两个种类的养殖时间可以加以调整。小龙虾于8月投放亲虾,或9月份投放虾苗,次年的4月份开始捕捞,5月底捕捞完毕;螃蟹于4月开始投放大规格的种蟹,10月可以开始收获。
一、池塘条件
混养池塘与单养小龙虾的池塘要求一致,池塘面积5-10亩,平均水深1-2米,塘埂坚实不漏水,埂面宽度2-3米,池底平坦少淤泥,塘埂坡比1:3。
二、水质条件
水源充足,无污染,对于水源有限的养殖区域,应减少池水向外的排放,避免养殖自身的污染,池塘进水排水要方便。
三、设置防逃设施
池塘周边用铝皮或加厚薄膜及密眼麻布网作为防逃设施,就地取材,材料埋入土中20-30公分,高出地面50公分,每隔50公分用木桩或竹桩支撑,四角做成圆角。防逃设施内留出1-2米的堤埂,池塘外围用厚塑料薄膜,以利于防逃和检查。
四、清塘、消毒、解毒
清塘、消毒在冬季进行,干塘后将池塘中淤泥清除,并清除杂草。
1、放苗前10天加适量水浸泡池底,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全池泼洒,改善池塘底质和杀灭病原体。
2、3天后进水,水源应经过60目筛网过滤后再注入池中,以防野杂鱼、五须虾、蝌蚪、水生昆虫等带入池中。进水1.0-1.2米深的水位后用二澳海因或底净安、菌毒双杀进行水体消毒,可很好清除塘底遗留物及杀灭多种由细菌感染而继发病毒感染的病原。
3、降解毒素及去除有害药物的残留:
上午全池泼洒解毒绿水宝或解毒活水宝来解毒;
下午用活底分解王、活底爽水灵等来活化底质。
五、肥塘
解毒后2天进行肥水育藻,用丰收肥水宝+EM菌+丰收绿藻宝一起浸泡3小时后全池泼洒,5天后看水色变化来追肥、稳水、保水。
六、水草栽培
水花生的移植季节是在每年的3-4月,在池塘四周离塘边1米处设置宽约2米的水草带。
伊乐藻种植也是在3-4月份,池塘水位40公分,采用分段无性扦插的方法,每亩种草量5-10公斤。
轮叶黑藻的种植季节在清明节后,每亩用草籽100-200克,播种前用水浸泡草种1-2天,然后用细泥搅拌,全池散播。在生长旺季应割除过多的水草,以防缺氧和水质变坏。
七、苗种放养
1、小龙虾种虾的放养
初次养殖的在8月底9月初投放亲虾,每亩20-30公斤,已养的虾池塘每亩放5-10公斤。如投放幼虾,在4月投放规格为3-4公分幼虾,每亩5000尾左右。
2、蟹种的放养
由于气候、土壤条件的不同及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尽量不买外地的蟹种,选择自己培育或本地培育的蟹种。蟹种的放养时间在当年的11-12月底和次年的2月底-4月,放养水温在4-10℃,每亩放养500-800只,规格为60-100只/斤。
在投苗后1小时内,泼洒免疫硬壳素、应激解毒VC、解毒应激宁等增强苗种体质,防止环境应激反应。
八、投喂
小龙虾与河蟹混养,前期的投喂与单养小龙虾一样。3月份水温上升了,还没投放蟹苗,此时要加强对小龙虾的投喂,保证小龙虾的正常生长。
投料总原则:荤素搭配,两头精,中间粗,以当天吃完为准。每天2餐,早30%,晚70%。
在清明后,水温上升,也是养殖对象生长快速阶段,要注重添加营养,固壳护壳,更要注重肠道的维护。
需要在饲料里不定期添加营养素、益肝肽、生命1号、诱食活力素、整肠增肥素、丰收多肽来增强肠道营养、改善肠道、促长诱食。
不定期全池泼洒丰收营养钙、免疫硬壳钙来补钙固壳。
九、水质管理
整个养殖期间,始终保持水质清晰,水色嫩、爽透明度30-40公分,pH值7.5-8.5,溶解氧大于4毫克/升,氨氮亚硝酸盐低于0.02毫克/升。前期偏肥,后期偏瘦。
养殖初期3-5月,池塘水深0.5-0.8米,6月后逐步加深水位,1个星期加1次新水,到高温季节,池塘水深保持1.2-1.5米,最好每10天排换水15-20公分,降低水温,保持虾蟹有良好的生长环境。
经常使用提升总碱度、免疫硬壳素来调节水质,提高水体的钙离子,促进虾蟹脱壳生长。
适当结合微生物制剂(EM菌、活性乳酸菌、氨硝降解灵、丰收靓水宝、光合细菌粉)改善水质,分解水中有机质,降低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的有害物质的含量,保持良好的水质。
——————END——————